踏风寻

踏风寻

作者:李郭先生
  • 分类:武侠修真
  • 字数:3 万
  • 状态:连载
  • 更新:2024-01-01

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!

新书推荐

踏风寻-免费试读

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!

免费阅读

“将军可还记得列祖列宗?”阴影里传来一个声音。

灵堂里,一位白发老人正在跪拜先祖,突然听到此言先是一惊,前倾的身子悬停在空中,不过也就愣了一两秒,老人就恢复平静,像什么没发生似地完成了跪拜动作。

“终究还是来了。”老人依旧跪在垫子上,盯着先祖的牌位,喃喃自语。

屏风之后慢慢走出一个人,他低着头面带斗笠:“二十年了,将军欠的债也该还了。”只见他从腰间取下一块令牌扔到老人身后。

老人始终没有回头,叹了口气,缓缓闭上了双眼。

……

三个月过去了,刑部尚书孙学膑之死依旧是天仪王城明都热度最高的话题,正二品官员被谋害已是天大的事了,可那一晚不仅仅孙学膑被害,整个孙府包括女人和小孩上上下下三十多口人,无一幸免,简而言之,孙家被灭了门,在明都的历史上,还从未发生过如此伤天害理之事。除此之外,另一件事的发生推动了灭门案的持续发酵:孙学膑被害后第二天,礼部尚书董双进染疾,病死家中。

两位朝廷重臣接连死亡不免引人遐想,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,当今圣上广惠君当机立断,下令封锁了消息,并立刻下了一道诏书,委任已经去世的礼部尚书为两江巡抚,南下开展巡视。直到一个多月后,礼部尚书董双进病死他乡的消息才传了出来。正所谓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,即使朝廷已尽可能的低调处置,董尚书之死依旧被传得沸沸扬扬。“天下不太平喽!”路边的毛头小子兴高采烈地摇着拨浪鼓,有模有样地学着大人们说话。明都民众对于董双进之死议论纷纷,多数人认为董尚书已是知天命之年,这个年纪的人染急症而突然死亡的不在少数,更何况听说董尚书身体一直抱恙;可更多的人“看热闹不嫌事大”,将孙董相继而死之事联系起来,坚信其中必有蹊跷,毕竟死的不是别人,而是尚书,还是两位尚书。

文武百官们人心惶惶、人人自危,六部尚书这等朝廷重臣都无法保全,甚至被灭了门,又有多少人能够绝对安全呢?不过在危机面前,每个人琢磨着自己的小心思:那些半身已入黄土的老家伙自然是担惊受怕,想要卸甲归田,离开这个是非之地;前途光明的后起之秀虽然担心,但抱着“危机也是转机”的思想,虎视眈眈地盯着空出的位子。

对于事情的经过,大家众说纷纭,各种版本存在着不小出入;但是对于凶手,似乎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答案——武大仁,一个销声匿迹多年的杀手组织。二十四年前,始皇广德君完成天下一统后就迫不及待地颁布了天仪第一条法令,名曰禁武令,即“万法有路,武夫不通”,表面上是为了社会稳定,实则是在去江湖化。自那时起,武大仁就站在天仪当朝的对立面,一开始他们挺着胸昂着头,刚正不阿地站在阳光下,以武为名、以理服人,即使受到侮辱也尽量保持着克制,生怕被人戳脊梁骨,说他们暴力相向。这群人的身份让刚刚统一天下的始皇广德君反应过激,认为一群会武功的人聚集在一起极度危险,他立即将武大仁打成叛党,开展明枪暗箭的镇压。广德的残暴行为最终激怒了其中一部分武大仁,他们选择通过最擅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,那就是以暴制暴。很快,武大仁遁入黑暗,成为阴影中的行者,闻风丧胆的杀手组织随之诞生,这一次他们不再要求朝廷撤回禁武令,他们要用尖刀和匕首让朝廷感到惧怕。武大仁几乎个个身怀绝技,很快,他们成为天仪王朝建立以来,所面临的最危险的敌人。

广德中后期,天仪尤其是明都迎来至暗时刻,武大仁也到达无法无天的地步:杀手们动手前甚至会先给被害者下“必杀令”,堂而皇之地落款、留下姓名。武大仁定下规矩:得“必杀令”者,必诛之,这就摆明了告诉你天仪诸臣:就算你远走高飞或是身处铜墙铁壁之中,你也将像惊弓之鸟,一辈子活在担惊受怕之中。更何况百密一疏,一旦你露出马脚,定死于武大仁之手。那段日子,整个朝堂动荡不安,天仪虽兵强马壮,但强龙难压地头蛇,政府和军队对于暗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狂妄自大的武大仁玩火自焚,做出了最错误的决定——向广德君下必杀令。身为九五之尊的广德震怒不已,他下定决心,要彻底铲除武大仁,遂广纳天仪侠士,又抽调禁军精英,组成一支自卫队唤作金吾卫,保护君王及朝堂上下,缉拿追杀武大仁。很快,金吾卫就摸清了武大仁的行事方式,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行了毁灭性打击。结果可想而知,武大仁损失惨重,在广德末期,武大仁已没了踪迹。直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,必杀令重现,武大仁卷土重来之言论甚嚣尘上。

提起武大仁,不得不谈到金吾卫,金吾卫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组织,它最早不是专门应对武大仁而存在的,甚至根本不是广德君设立的。自大仪国建立以来,就设有金吾卫。最早,金吾卫与锦衣卫、羽林卫、虎贲卫等同为亲军十二卫,是大仪时期负责护驾左右、护卫宫禁的君王侍卫,这些人都是本国千里挑一、身手不凡的将士。朝中设十二卫都护府(十二府),都护府设都护,身份仅次于当时的二部尚书(最开始是单相二部制,后在广德期改为三相六部制),可见其地位之高。渐渐地,十二卫军的职责从守禁演变到守城,从保护帝君到保护明都,十二卫也都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和管辖范围,比如金吾卫主要负责君王的安全,虎贲卫和羽林卫是明都的禁卫军,锦衣卫最为特殊,演变成军政情报搜集机构,职监察百官之能。十二卫军职能各异,衣着服装也各有不同:虎贲和羽林是黑色和灰色,锦衣卫是蓝紫色,而金吾军则是金黄色。这种制度一直延续了数百年,直到广德君一统天下才被废止。禁武令之下广德君推进军政改革,化繁为简、化整为零,削减了许多不需要的军职,其中十二府军被守城禁军和殿前亲军代替,金吾、羽林、虎贲、锦衣等十二卫不复存在。

面对猖獗的武大仁,广德君重组金吾卫。最早金吾卫只有二十余人,他们直接听命于天子,日夜保护君主安全,同时他们被授予极大的权力——能够动用军队,掌握着生杀大权。随着金吾卫不断壮大,当朝重设十二上殿府,只不过此时的十二府只有金吾一卫了。在反刺杀行动中,有六位金吾卫获得了广德君“剑履上殿,入朝不趋”的赏赐。要知道百官入朝都要拖鞋,包括三相六部都无一例外;明都城禁止携带武器入内,更不要说持剑入皇城进大殿。可想而知,这六位有着多么不凡的身手和多么显赫的战功,他们被尊称为“剑履”,更被视为明都的守护者、朝堂的保护神。金吾卫发展迅速,二十余年间,从二十几人发展到二百余人,在这个“以武为卑”的时代,金吾卫和十二府的扩张是现象级的。随着武大仁的式微,金吾卫的“业务对象”逐渐从武大仁到所有反叛者,从“被动保护”发展为“主动出击”,如今的金吾卫更像是曾今十二卫军的集合体:不仅有着金吾的守护君主,还有着虎贲羽的护城守宫(地位高于天仪亲军、禁军),也有着锦衣卫的收集情报监察百官之用。初期,金吾卫听命且仅听命于君王,广德君是十二府的实际主人,他熟识包括六名履剑在内的每一位金吾卫。广德后期,金吾卫快速扩充,君主再难以巨细靡遗的管理上百人的队伍,遂令三相之一的左相兼任十二府都护,管理金吾卫。

天仪三相为右相、左相以及北山使,左右相出谋划策、协助君主管理政务,是君主的左右手;北山使是北山居中人,自大仪建国以来,历代大仪王朝都会从北山“请”下这么一位使者,北山使代表北山,其身份地位极高,但因“北山不参政”的传统,北山使在朝廷仅仅扮演着“皇子太傅”的角色。

将十二府金吾卫交给左相元成杰,广德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右相叫做上官清,毫不夸张的说,上官是整个风陆最尊贵的姓氏,其含金量甚至超过皇家子弟,每一个“上官某某”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权力和地位。这一切都归功于上官家的筛选制度——即使是血统纯正的上官族人,出生以后也不会立即赋上官姓,而是姓段。成年之后,如果不能居功至伟,终其一生只能姓段;反之,如果足够优秀,通过了家族的考验,他将被赋予族姓,改段为上官。这还没完,别想着一劳永逸,绝大多数上官人不能永久拥有这个姓氏,除非对家族做出了重大贡献,否则将需要持续努力来维持自己的姓氏不被剥夺。上官清是家族的长老,是寥寥几位永久拥有上官姓氏的人,不仅如此,他还担任过攘外大将军、北伐指挥官,他曾列阵在北,守一方平安十余载,战功赫赫。而左相元成杰文人出身,没有显赫的身世,更没有军队的经历,因推行“禁武令”有功,成为左相,其人脉、影响各方面远不及上官清。为平衡左右相,广德君将十二府金吾卫这把“尚方宝剑”交予左相元成杰之手。可死去的广德君怎么也想不到,金吾卫这把“剑”太过锋利,如今的朝堂明显失衡,左相元成杰权倾朝野,就连广惠君也要忌惮三分。

精品小说

  1. [女生耽美]易感
  2. [科幻异能]反派爸爸的小乖崽
  3. [女生耽美]奇洛李维斯回信
  4. [都市言情]尾钩
  5. [都市言情]尝蜜
  6. [都市言情]听哄[校园]
  7. [都市言情]哥哥好凶猛
  8. [玄幻奇幻]天人图谱
  9. [都市言情]惹春娇
  10. [玄幻奇幻]古龙世界里的吃瓜剑客
  11. [玄幻奇幻]黄昏分界
  12. [玄幻奇幻]故障乌托邦
  13. [玄幻奇幻]从水猴子开始成神
  14. [其他类型]上等劣性
  15. [都市言情]文豪1978
  16. [其他类型]谁让他玩游戏王的!
  17. [科幻异能]系统逼我GAY
  18. [都市言情]蝴蝶效应
  19. [都市言情]馥欲/馥郁
  20. [都市言情]白羊
  21. [历史军事]炮火弧线
  22. [都市言情]人前人后
  23. [武侠修真]谁让他修仙的!
  24. [都市言情]白鸽(强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