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深深小说历史军事明朝还有这些事儿
明朝还有这些事儿

明朝还有这些事儿

作者:朝话熹史
  • 分类:历史军事
  • 字数:4 万
  • 状态:连载
  • 更新:2024-04-19

探求明史真相!你想知道的明史这里可能都有!

明朝还有这些事儿-免费试读

探求明史真相!你想知道的明史这里可能都有!

免费阅读

对朱元璋的评价,似乎一直都是两个极端,要么是一味地拔高吹捧,要么就是一味地无脑打压。大概很多人忘了,有一句话叫做人无完人,其实朱元璋也是如此。每个人心中应该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朱元璋。

朱元璋25岁参加红巾军,41岁建立大明,用了17年的时间,打败天下群雄,从社会的最底层爬到了权力的最巅峰,只此一点,朱元璋就是我们今天绝大多数人,或者说的再绝对一点,是我们今天所有的人全都望尘莫及的。

25岁之前的朱元璋,一直在死亡线上挣扎,饥荒瘟疫和战乱,随时都能要了他的命,25岁之后的朱元璋,又一直在刀尖上跳舞,厮杀倾轧和阴谋,也随时都能要了他的命。那么朱元璋是靠什么,躲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坑呢?我认为是靠两个字,变化。先是被迫变化,再是主动求变。

家破人亡的朱元璋,去庙里当了小行童,庙里也吃不饱饭了,就外出云游乞讨,好不容易安定下来,又被汤和一封信打乱了平静,到这为止,朱元璋都是被动在变。

加入红巾军以后,朱元璋与生俱来的远见,让他开始主动求变。最典型的,就是他带着淮西二十四将南下定远,自立门户这件事,因为朱元璋看出来了,他所在的这支红巾军没有前途,所以他要另起炉灶自己搏一个未来。

朱元璋的主动求变,让他抓住了一次又一次机会,招揽了一个又一个人才,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。与此同时,朱元璋的实力也在不断变化,从24个人,变成了数百人,再变成数千人,数万人,当朱元璋成为一方诸侯,与陈友谅和张士诚分庭抗礼的时候,他麾下兵马已经变成了数十万人,而这一切的实现,朱元璋只用了七年的时间。

作为靠着真刀真枪杀出来的开国君主,朱元璋不论做出何种让世人不解甚至是迷惑的事情,其实都有他自己深层次的考量。朱元璋身上最大的争议,可能就是屠戮功臣这件事了。其实一直看我明史的朋友们,应该知道,善终的大明开国功臣,人数是远远多于被朱元璋杀掉的开国功臣的。

朱元璋杀功臣,主要是集中在两个大案里面,一个是胡惟庸案,另外一个就是蓝玉案。这两个大案之前我都详细介绍过,朱元璋发动胡惟庸案,其实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,所以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的时候,开国功臣们并没有受到波及,因为朱元璋这时主要的目标是废除丞相制。而开国功臣受胡惟庸牵连真正大规模被杀,是因为十年以后李善长案的爆发,到这时,朱元璋发现,很多曾经忠心耿耿随他打天下的功臣,原来已经不再那么忠诚,所以朱元璋也就不再顾及当年的战友情分了。

至于蓝玉案,朱元璋的目的更是清晰明了,那就是清除骄兵悍将,为皇太孙朱允炆扫清障碍。然而不管原因是什么,这两场大案之所以能够牵连如此之广,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朱元璋的猜忌,而这也暴露了朱元璋人性本恶论的价值观,因为朱元璋的成长经历和所处的位置,导致他必然会对所有人产生防备心理。

除了诛杀功臣之外,朱元璋算不算是一个明君呢?我认为朱元璋当然是一个大大的明君。其实朱元璋真正牛叉的地方,不光在于他人生的逆袭,更让人值得钦佩的,是他虽然没有读过很多书,到却靠一己之力制定完善了大明朝的整个制度框架,并且将涵盖政治经济民生等等所有的内容,全都放进了大明律之中。

明朝将近300年的国运,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部律法。因为大明律在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都能起到约束和监管的作用,从而保证国家能够自行运转,所以后世的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即便几十年不上朝,各部官员严重缺编,百姓们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,甚至于商品经济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,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。

在明面的制度框架之外,朱元璋为了保障皇权立于不败之地,还创设一个律法不能束缚,只听命于皇帝一人的组织,特务机构。不管是锦衣卫,还是后来的东厂西厂内行厂,都是一脉相承。能用律法解决的就用律法,律法解决不了的就用特务,于是朝臣们在这双重压制之下,再也不是大明皇权的对手,终明一朝,没有出现一个权臣。

不过,朱元璋虽然对待官员严苛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,但是他对百姓却处处饱含仁爱之心,因为知道饿肚子的滋味,所以朱元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看重农业生产的皇帝了。除了重视农桑之外,朱元璋还在养老助残、公共医疗方面,构建了一整套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。还有那一套覆盖全国的民告官渠道体系,大明百姓的诉求是可以直达天听的。

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整个大明朝的阶层构成,大致可为皇室阶层,官僚地主阶层和平民百姓阶层这三类,与其他所有朝代不同,大明朝的官僚地主是被打压和限制最严重的,这是因为朱元璋出身于平民,所以即便他做了皇帝,内心深处还是将自己置于广大百姓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,而官僚地主被朱元璋本能的视为了敌人,于是洪武一朝的国策就是重典治国重典治吏。

朱元璋对待官僚地主是严苛的,但是对待百姓却是仁爱包容的,在民族政策方面体现的尤为深刻。朱元璋大明建立以后,很多蒙古人和色目人主动更易姓氏,想以此来消除与汉人的差异,朱元璋特意为此下诏告诉各族人民,大家都是大明子民,他会一视同仁,只要是有才能的,不管出身哪个民族,都可以参加科考,入仕为官。

朱元璋在对各民族一视同仁的同时,还鼓励他们保留自己民族的传统和文化,这是一种何等的自信和包容,对比之下,后世剃发易服,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满清统治者,靠着武力进行民族压迫,其心中的自卑和狭隘暴露无遗。

朱元璋不仅对各民族包容,还鼓励各族之间的交往和融合,尤其是各民族之间的通婚,但这并不是强制性的,而是专门强调要两厢情愿,可见朱元璋的民族政策有多么人性化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后世大清赤裸裸的民族隔离政策,明确规定满汉不准通婚,违者要受到严惩。

显而易见,朱元璋鼓励民族融合的政策才是化解民族矛盾的正解和良法,在朱元璋开明的民族政策下,明初的根基打得非常牢固,不论是汉人、蒙古人还是色目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,所有人都可以安心地生活,有才能的也可以到朝廷为官,朱元璋对促进中华民族的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其实对朱元璋的讨论,不论褒贬,都是一个人对历史的理解和解读,明代思想家李贽在《续藏书》当中评价朱元璋说,我太祖高皇帝,盖千万古之一帝也。李贽生活在明朝,他对朱元璋虽然有些刻意拔高,但应该也比较贴近当时人对朱元璋的评价。

在我看来,朱元璋血肉饱满爱憎分明,他的确猜忌,铁血,专制,但并不滥杀,洪武四大案中,空印案和郭桓案是为了整顿吏治,杀的都是贪官污吏和地主劣绅,胡惟庸案和蓝玉案,杀的更是大明勋贵和骄兵悍将,滚滚人头落地,但是百姓却没有丝毫恐慌,因为他们知道朱元璋针对的并不是他们。

其实解读历史,自身所处的立场决定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,比如站在大明勋贵和官僚地主的角度去看朱元璋,肯定会认为他兔死狗烹,冷血无情,于是认为朱元璋是暴君是屠夫的观点就出现了。如果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去看朱元璋,又会发现朱元璋惩治权贵,诛杀贪官,收拾地主,发展经济,改善民生,于是认为朱元璋是明君是圣主的观点也出现了。

所以,不管如何评价朱元璋,都不要用对错来攻击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,可以多换位思考,或许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明太祖朱元璋。

精品小说

  1. [女生耽美]易感
  2. [科幻异能]反派爸爸的小乖崽
  3. [女生耽美]奇洛李维斯回信
  4. [都市言情]尝蜜
  5. [都市言情]哥哥好凶猛
  6. [都市言情]惹春娇
  7. [科幻异能]系统逼我GAY
  8. [玄幻奇幻]古龙世界里的吃瓜剑客
  9. [玄幻奇幻]从水猴子开始成神
  10. [其他类型]上等劣性
  11. [玄幻奇幻]黄昏分界
  12. [都市言情]文豪1978
  13. [玄幻奇幻]天人图谱
  14. [都市言情]听哄[校园]
  15. [都市言情]尾钩
  16. [其他类型]穿成女配后我被男主反向攻略了
  17. [都市言情]人前人后
  18. [都市言情]馥欲/馥郁
  19. [玄幻奇幻]故障乌托邦
  20. [都市言情]白羊
  21. [都市言情]白鸽(强制)
  22. [武侠修真]谁让他修仙的!
  23. [历史军事]炮火弧线
  24. [都市言情]致命打击:枪火游侠佣兵路